2025全国畜牧业数智化典型案例——畜牧保险RFID电子耳标风控管理解决方案
原发表日期:2025-09-24
来源:智能畜牧分会
深圳溯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1单位情况
1.1单位简介
深圳溯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注于动物识别技术、RFID射频硬件设计、信息软件开发及AI人工智能识别应用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,十年来,公司致力于畜牧保险风险控制,畜牧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推广,食品安全溯源平台,大数据平台建设。
1.2案例背景介绍
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,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,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,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,积极发展牛羊产业,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,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,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、保单质押贷款,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,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。
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企业和养殖户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。例如,建设规模化养殖场、购买优良的种畜等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。但是在农村地区,很多农业和畜牧业经营者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(如房产、土地等)作为抵押物,而活体资产在这些经营者手中占有较大比重,将活体作为抵押物可以拓宽融资渠道,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,逐渐受到政府重视,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相应的金融监管需求和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1.3解决思路
智能耳标:智能耳标集成了温度、加速传感器,采用高倍聚合锂电池供电。自动采集动物的活动量、体温信息,数据到达基站后,通过4G无线网络上传云平台,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实时监控和查询生物资产信息。
物联网基站:实现上传下达、对上通过GSM通道上传信息,对下通过低功耗蓝牙连接智能耳标,获取耳标信息,上传到云端服务器。基站提供GPS/北斗定位功能。耳标覆盖范围150米以内。
2场景解决
2.1创新亮点
RFID电子耳标一般是无源通讯,依靠识读器发出的磁场和耦合的方式获取能量,无论是低频还是远距离的超高频,距离通常在10米以内,且容易受到物体遮挡、金属、水等介质的影响而读取不稳定。依赖人工手持识读器去扫描,工作量大且效率低;在特殊位置安装固定式识读器只能在安装获取附近的耳标信息,硬件成本不低,安装部署比较麻烦,后期维护成本高。对于生物资产管理的实时、便捷、智能等要求不能满足。
有源智能耳标集成了温度、加速传感器,采用高倍聚合锂电池供电,支持充电循环利用,长期使用成本低。自动采集动物的活动量、体温信息,无需人工,数据到达基站后,通过4G无线网络上传云平台,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实时监控和查询生物资产信息。一旦发现异常,能及时发出预警,使养殖者可以迅速采取措施,降低疾病传播风险,减少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。
方案 |
皮下植入式芯片
|
RFID电子耳标(耳挂式) |
有源智能耳标
|
产品描述 |
非接触式感应,通过识读器(手持式)发出磁场,使射频芯片被激活耦合获取能量,扫描获取耳标信息(不能定位,测温可选),能够有效确定标的物的唯一性、真实性,读取稳定,广泛应用于宠物、野生动物登记管理。 |
非接触识别感应,通过识读器(手持式或通道固定式)发出磁场,使射频芯片被激活耦合获取能量,扫描获取耳标信息(不能测温、定位),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非接触式的感知方式,能够有效确定标的物的唯一性、真实性,读取稳定,不受环境干扰,广泛应用于养殖保险、育种、防疫、溯源等管理。 |
内置电池,温度和运动传感器,自动采集动物体温、活动量,无需人工,利用蓝牙传输至基站(网关),上述数据再结合基站定位信息,通过运营商网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,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或PC端管理软件即可实时了解抵押牲畜的真实情况。 |
优势与不足 |
需要识读器扫描才能获取芯片号码,距离近,看不见,不方便管理 |
需要识读器扫描才能获取耳标号码,信息单一。 |
温度、活动量,采集自动化,无需人工,监管更全面,可充电循环使用,长期使用成本低。 |
2.2核心技术
低功耗:当耳标长时间处于空闲状态时,进入深度睡眠模式以降低待机功耗。优化传输数据结构,压缩数据以减少通信时间,合并小数据包,将小数据包合并为一个大数据包传输,减少通信次数。可长时间运行而无需频繁充电,有效延长设备的续航时。
抗干扰能力强:采用跳频方式来扩展频谱,能很好地抵抗来自家用微波炉、无线局域网和HomeRF 等设备的干扰。
安全性较高:采用配对码认证、加密传输等方式,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,即使数据被截获,第三方也无法轻易解密。同时,在连接过程中进行设备认证,验证双方身份的合法性,防止非法设备接入,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。
可建立对等连接:支持一个主设备同时连接多个从设备,能方便地实现智能耳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。
传感器,三轴加速传感器,当动物运动时,加速度计会检测到加速度的波动,温度传感器精度±0.1℃。
2.3应用范围
奶牛、肉牛的活体抵押监管、精细化管理。
3应用成效
3.1投入产出情况
精准个体管理,智能耳标可以对每头牲畜进行精准识别和定位,在大型养殖场中,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智能耳标快速区分不同的牲畜个体,准确记录它们的出生日期、品种、谱系等信息,根据每头奶牛的产奶量、健康状况等信息,制定个性化的饲养计划,包括饲料配方、挤奶时间和频率等,从而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。
减少人工投入,例如1000头的奶牛场,传统的养殖方式需要10-15人专门来追踪、登记奶牛的状况,用智能耳标只需要5名人员即可,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。
提升配种效率和受孕率,通过监测牛只的体温、活动量等数据,准确判断牛只的发情时间,这使得养殖户能够及时安排配种,提高母牛的受孕率。例如,精准的发情检测可以将母牛的受孕率从传统的60%- 70%左右提高到80% - 85%。
以较小的成本投入,解决了活体抵押监管的效率和安全性,例如1000头的奶牛场,如果采用国外智能项圈,价格为500-800元一个,智能耳标成本仅50-60元一个,成本为智能项圈的1/10。
3.2经济社会价值
智能耳标的应用可以加大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推广,扩大保险覆盖面,推进肉牛养殖商业性保险产品创新、保险与信贷联动服务。加快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肉牛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,通过大数据平台,整合涉牧领域信息资源,建设肉牛大数据中心,推进养殖场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,开展信用评价,构建肉牛数字化融资体系。为养殖场(户)提供繁改、兽医、融资、保险、交易、技术指导、政策宣传等综合性服务,提高肉牛质量,提升信贷保险获得率。
3.3推广应用前景
政府监管:智能耳标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,方便监管部门实时掌握牲畜的存栏、出栏、免疫、检疫等信息,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。与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实现对牲畜生长发育趋势、疾病风险等的预测和预警,为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管理建议和指导。
畜牧业精细化管理:随着畜牧业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,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对牲畜个体精准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。智能耳标可以实时采集牲畜的身份信息、健康状况、饲养环境等数据,通过内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牲畜的体温、心率、活动量等生理指标,及时发现牲畜的异常情况,帮助管理者实现精准饲养、疾病防控、繁殖管理等,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。
食品安全: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,可追溯的畜产品更受市场青睐。智能耳标能够实现牲畜从出生到屠宰的全程追溯,让消费者了解畜产品的来源和生长过程,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高品质的需求。